江西九江——一座湿润之城
优越的湿地条件
九江是一座浑然天成的湿地城市,拥有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和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三分之二水域,以及全省五大河流之一的修河全域。这里还有万亩以上湖泊10个,千亩以上湖泊41个。丰富的水域资源让九江充满了湿润的气息,水成为这座城市的显著特征。
独特的候鸟景观
鄱阳湖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、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,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来此越冬。湿润的湿地环境为候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和觅食场所,候鸟的到来也为九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,成为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。
湿润气候孕育的文化
九江的湿润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上,也融入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中。九江是中小学课本中古诗词选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,其湿润的自然环境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,留下了众多描绘九江山水的诗词佳作。唐宋以后,经济重心南移,九江成为全国东西向与南北向交通的交会点,长江这条中国古代东西向交通大动脉,让九江自古就是长江流域的优良河港,湿润的江水孕育了九江繁荣的商业文化。明代设九江钞关,清代设九江榷关,向来往商船征税,明后期九江关税收一度位居全国第二,长江流域第一。
文化传承与湿润环境的融合
九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,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。2022年3月28日,九江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市区内开埠后及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城市风格演化,呈现出连贯的时间序列和发展脉络。老城里既有反映九江近代开埠历史的租界建筑,也有反映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理、城市建设、生产建设的办公区、居住区、工厂等。这些历史建筑与周边湿润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,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。
依托湿润资源的产业发展
九江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。在长江之畔,长江国家文化公园(九江段)建设如火如荼,目前九江城区段项目一期、二期均已建成开放。九江还成功孵化出修水县祈福文化产业园、德安县义门陈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。此外,九江加大影视文化领域招商力度,投资50亿元的华夏阳光诗画田园(德安)微电影小镇投入运营;集影视、动漫、艺术、VR等文创新业态于一体的835影视科技人才产业园,已有3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。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九江湿润的自然环境所赋予的独特魅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