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疗效:
清热燥湿,抑制炎症
陈皮性温、味苦辛,能清除脾胃湿热。《本草纲目》明确记载其可“疗呕哕反胃嘈杂”(即缓解胃热上逆引发的口腔不适)1。现代研究证实,陈皮中的 挥发油(如柠檬烯) 和 黄酮类物质(如橙皮苷) 具有显著抗炎作用,能减轻黏膜红肿疼痛13。
促进黏膜修复
陈皮中的 甲基橙皮苷 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,减少微血管出血,加速溃疡面愈合1。同时,其挥发性成分能温和刺激唾液分泌,形成口腔保护层2。
二、陈皮治疗口腔溃疡的具体用法
含漱法(推荐外用)
做法:取陈皮5克,加水200ml煎煮10分钟,滤渣后放凉。每日含漱3-4次,每次1-2分钟。
机理:直接作用于溃疡面,消炎抑菌,避免内服可能引起的燥热36。
配伍内服(需辨证)
脾胃积热型(溃疡红肿、口臭):配黄连、黄芩清热泻火4。
阴虚火旺型(溃疡反复、口干):配生地黄滋阴降火4。
️ 注意事项:
陈皮性温,单用过量可能伤津助热,阴虚燥咳或实热证者慎用23。
自制橘皮易残留农药,建议选购正规药房的无硫陈皮13。
三、陈皮“逆袭”的文化与科学基础
历史积淀
自唐代药用记载至今,陈皮沿用超700年。《本草备要》《名医别录》均称“广中陈久者良”,推崇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1。
现代药理学验证
调节消化功能:缓解腹胀、食欲不振(减少诱发溃疡的脾胃失调)2。
增强免疫力:橙皮苷等成分可提升机体抗炎能力12。
四、陈皮与其他口腔溃疡药物的对比优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