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谷粉丝 |
2025-07-17 09:38 |
《红楼梦》里的林黛玉,一直到流完了一生的眼泪,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离世,都没能嫁给她心心念念的贾宝玉。
这是宝黛恋情的凄苦结局,也是多少红迷们的意难平。 从以下几点就能够看出,贾宝玉和林黛玉,不管谈情说爱的时候多么甜蜜,他俩是真的有缘无分。 也就是说说,无论宝黛再怎么深情款款,到最后都无法走到一起。 1 从书名和故事起因可看出,宝黛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曹雪芹一开始便将书名定为《石头记》,主线人设一个是神瑛侍者,一个是用眼泪报恩的绛珠仙草。 等他俩还完了恩情,那是要回归仙班的,怎么能够在人间长相厮守呢? 梦觉主人在1784年为这本书作序时,将书名由《石头记》改为《红楼梦》。 乍一看,便有了红楼的浪漫,再加上虚空梦境的无奈。 宝黛恋情戛然而止,四大家族相继倒台,黄粱一梦,人生惨淡退场也不过如此。 2 林黛玉在贾府身体越养越弱 林黛玉在林家的时候,虽然会为母亲的离世而流泪,但是也没有病到娇弱不堪,动不动就咳的停不下来。 之后林黛玉中途返回林家,远赴数千里为父奔丧,光在路上来回就得奔波数月。 然而当她再次出现在贾府时,整个人却显得圆润一些,一笑一颦也灵动不少。 大概是在自己家里,衣食住行相对都比较自在。 每日的饮食也比较合理,应该是荤素搭配,想吃啥就做啥,不用刻意忌口。 而在贾家的时候,以贾母为首,大家总认为林黛玉的脾胃弱。 尤其说她不能吃肉,给出的理由是不好克化,然后让她吃得很清淡。 同时又像流水席一样,常年不断地提供各种补品和药品,就像养护大病之人一般吊着她的命。 同时林家人口简单,口舌是非自然比较少,所以她的心情应该是放松自在的。 不像在贾府,一睁眼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如临大敌般的面对各色人等。 要知道那可都是些人精,一个个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。 还有寄居在贾家的日子里,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家族内部关系,同时寄人篱下的凄凉感,也使林妹妹时常感到压抑。 这让敏感多思的她更加忧思和焦虑。
贾府的主子们,就这么跟养温室的花朵儿一样。 娇养的结果却差强人意,黛玉的精气神慢慢萎靡。 身子也越来越虚弱,最终妥妥地养成了一枚病秧子。
3 贾宝玉处处留情,林黛玉情深不寿 贾宝玉的人设最初很讨喜。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,作为大家族里被千娇百宠的嫡出男孙,没有自视清高,而是尊重所有女孩子。 这些女孩子,除出了那些有身份、有地位的王公女眷,也就是贾宝玉的堂姐堂妹,还有表姐表妹们,以及身边的丫鬟仆从。 甚至在当时被成为下九流的戏子,比如芳官和龄官等。 这些贾家为了元春省亲买回来的小戏子,他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,这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很难得。 但是贾宝玉太儿女情长了,一边和林妹妹说着掏心窝子的情话,发着山盟海誓的愿,一边又处处留情。 他与绯闻女友们从来都不避嫌,更别说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。 对表姐薛宝钗不吝赞赏,对表妹史湘云也喜欢的起劲。 而林黛玉在感情方面有洁癖,结果贾宝玉总是在她的雷点上蹦迪。 这也导致黛玉流了那么多伤心的眼泪,在思虑成疾的路上一去不复返。 4 不喜欢黛玉的“祛黛派”,成为压垮她的最后那根稻草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,以前就嫉妒小姑子贾敏,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。 而黛玉平时又多次表现出爱耍脾气的小性子,所以王夫人对黛玉并不待见。 在抄检大观园前,王夫人就表现出极其嫌弃贾宝玉的大丫环晴雯。 只见她一改平时的和善模样,一脸嫌恶地对王熙凤说: “有一个水蛇腰,削肩膀,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,正在那里骂小丫头,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。” 这话就连风风火火的凤丫头都听不下去了,毕竟纤纤细腰,病若西施,这才是描述林黛玉的正确打开方式。 “水蛇腰,削肩膀”,这样多少有些贬低和侮辱女子的词语。 在标榜书香门第的贾府,由当家主母王夫人的口中说出,这是有多么的看不上林黛玉啊?
再加上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,总是能够投其所好。 表面上滴水不漏,完美地展现大家闺秀的大度。 对其他人也是面面俱到,这些都很符合王夫人选儿媳妇的标准。 相比之下,林黛玉在王夫人心里,估计连备选项都不是,所以就有了王夫人听从袭人的挑拨。 在贾母还没有把宝黛的感情提上日程时,着急忙慌的赶紧进宫,找身为贤德妃的元春,为贾宝玉和薛宝钗赐婚。 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,天时地利人和,一样都不凑巧。 林黛玉真的很难嫁给贾宝玉,留给人们的也只有一声声的叹息。
|
|